- 相關推薦
社會工作者個案工作方法解析
社會工作是一種以助人為宗旨、運用各種專業(yè)知識、技能和方法去解決社會問題的專門職業(yè),是確,F(xiàn)代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重要制度。那么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關于個案工作方法,歡迎大家閱讀瀏覽。
1、心理治療模式的理論假設
①對人的成長發(fā)展的假設: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因素的影響。
、趯Ψ⻊諏ο髥栴}的假設:服務對象的問題與服務對象感受到的壓力有關。壓力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早期形成的問題;二是社會環(huán)境壓力過大;三是心理適應能力不足。這三方面的相互作用最終使服務對象出現(xiàn)心理方面的困擾和人際交往的沖突。
、蹖θ穗H溝通的假設
、軐θ说膬r值的假設:自身有待開發(fā)的潛能
2、心理社會治療模式治療技巧
①直接治療技巧:直接對服務對象進行輔導、治療的具體方法:
A.非反思性直接治療技巧:
社工直接向服務對象提供服務而服務對象只處于被動服從位置,它不關注是否反映服務對象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包括:支持、直接影響、探索—描述—宣泄)
B.反思性直接治療技巧:
社工通過溝通交流,引導服務對象分析和理解自己的問題,它比較關注服務對象內心的想法和感受。(包括:現(xiàn)實情況、心理動力、人格發(fā)展)
、陂g接治療技巧:社工通過改善周圍環(huán)境或者輔導第三方來影響服務對象。
3、心里治療模式的特點:
根據(jù)醫(yī)學模式的概念,把服務過程分為研究、診斷和治療三個模式。
、僮⒅貜娜穗H交往的場景中了解服務對象。
、谶\用綜合的診斷方式確定服務對象的原因:診斷包括:心里動態(tài)診斷、原有診斷、分類診斷。
、鄄捎枚鄬用娴姆⻊战槿敕绞綆椭⻊諏ο蟆
4、危機介入模式的內容及特點
①定義:指一個人的正常生活受到以外危險時間的破壞而產(chǎn)生的身心混亂的狀態(tài)。
②危機分類:
成長危機;情境危機
、畚C發(fā)展階段:
危機發(fā)生、危機應付、解決危機、恢復期。
、芪C介入的基本原則:
及時處理、限定目標、輸入希望、提供支持、恢復自尊、培養(yǎng)自主能力。
、菸C介入模式的特點:
迅速了解服務對象的主要問題、快速作出危險性判斷、有效穩(wěn)定服務對象情緒、積極協(xié)助服務對象解決當前問題。
5、行為治療模式的學習理論
A.經(jīng)典條件作用理論:無條件反射、條件反射。
B.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
C.社會學習理論:示范、觀察和模仿。
6、行為治療模式的治療技術
(1)放松練習(2)系統(tǒng)脫敏(3)滿貫療法(快速脫敏法)(4)厭惡療法(5)模仿
7、行為治療模式的特點:
注重服務對象行為評估、關注服務對象行為修正、側重行為效果的評估。
8、人本治療模式的理論假設
①人性的基本看法:人的本質是好的,具有發(fā)揮自身潛能、追求不斷發(fā)展的趨向 。
、谧晕腋拍睿簩ψ约旱、對自己與他人、對環(huán)境。
、坌睦磉m應不良和心理、 9、人本治療模式的特點
、僦厣鐣ぷ髡咦陨淼钠犯窈蛻B(tài)度。
、趶娬{個案輔導關系:表里如一(真誠);不評價;同感(同理心);無條件接納;無條件的愛;保持獨立性;關注個案輔導過程。
10、個案的介入過程可以分為:
①接案或轉介:
A.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
B.促使有需要的求助者成為服務對象。
C.明確服務對象的要求。
D.初步評估服務對象的問題和需要。
②收集資料
(預估): A.收集與服務對象問題有關的材料。
B.對服務對象的問題進行評估。
③制定計劃(計劃)
、芎炗唴f(xié)議:服務目標、服務的內容和采用的方法、服務雙方應有的權利和義務、服務的地點、時間、期限和次數(shù)、服務雙方簽字。
、蓍_展服務(介入)社會工作者需要扮演以下角色:
使能者:發(fā)揮服務對象的潛在能力。
聯(lián)系人:聯(lián)絡資源。
教育者:指導服務對象學習處理問題的新知識、新方法。
倡導者:動員服務對象一起爭取一些合理的資源和服務。
治療者:消除或者減輕服務對象的困擾。
、藿Y案(結案)可以結案的五種情況
A社工和服務對象都認為工作目標已經(jīng)達到。
B雖然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但服務對象已經(jīng)具備獨立面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C社工與服務對象的專業(yè)關系不和諧,希望結束服務 。
D服務對象出現(xiàn)了一些新的要求和問題,需要轉介其他社工或機構。
結束階段的四項工作:
A預先告知服務對象。
B鞏固已有的改變和進步。
C為服務對象結案之后獨立面對問題做好準備。
D鼓勵服務對象表達結案時的情緒,探討結案后的跟進服務。
結案常用的三種形式
A直接告訴服務對象。
B延長服務間隔的時間,如一周一次、兩周一次。
C變化聯(lián)系方式,如直接面談、電話或者網(wǎng)絡交流。
、咴u估和追蹤: 評估主要涉及的三個方面:
A服務對象的改變狀況。
B工作目標的實現(xiàn)程度。
C服務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資源的投入。
評估的常用方法
A由服務對象評估對服務工作的滿意程度。
B由社工同行評估服務工作的開展狀況。
C由服務機構評估社會工作者的服務工作開展狀況。
追蹤主要有三個方面的任務:
A安排一些結案之后的練習。
B調動服務對象的周圍資源,增強服務對象的社會支持。
C持續(xù)評估服務工作的效果。
11、會談
①支持性的技巧: 專注、傾聽、同理、鼓勵。
②引領性的技巧:澄清:引導服務對象重新整理模糊不清的經(jīng)驗感受。
對焦:講服務對象偏離的話題或者寬泛的討論收窄,集中討論的焦點。
摘要:將服務對象長段談話或者不同部分的話題進行整理,概括和歸納其中的要點。
、塾绊懶缘募记桑禾峁┬畔、自我披露、建議、忠告、對質。
12、建立關系:
①感同身受。
、诮⒂欣诜⻊諏ο蠓e極表達的關系模式
③制造氣氛
、芊e極主動
13、收集資料:
會談、調查表(對于隱私或者不便于在社會工作者面前表達的資料)、觀察、
現(xiàn)有資料的運用。
14、方案策劃:
、倌繕饲逦椰F(xiàn)實、②服務對象的范圍明確、③策略合理。
15、評估:
、僬_運用評估類型 ②合理運用評估的方法③服務對象的積極參與④坦誠保密。
【社會工作者個案工作方法解析】相關文章:
社會工作者殘障人士個案分析06-22
社會工作者介入夫妻離婚個案分析02-05
社會工作者多角度介入個案案例分析04-07
個案工作與個案管理基本區(qū)別分析06-29
2017初級社會工作者《工作實務》模擬精煉試題及答案解析07-16
2024年初級社會工作者實務模擬備考習題及答案解析09-02
社工個案工作基礎技巧07-10
提升中層管理能力的工作方法09-04
社會工作小組工作方法技巧08-02
社會工作者原則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