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舞蹈系聲樂課教學計劃
聲樂課是高師音樂?频囊婚T專業(yè)基礎課程。教學方式以個別授課為主,小組課為輔;聲樂課教材的選技對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感情,提高藝術修養(yǎng)、豐富理論知識和訓練技巧技能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對教學質量的提高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選擇思想性強、藝術性較高,可以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聲樂作品為教材,以保證專業(yè)教育目的的實現(xiàn)。參考教材有《高師聲樂曲選》中國作品一、二、三冊,外國作品一、二、三冊;高師補充教材中國作品、外國作品選;聲樂曲選集;新編中國聲樂作品集1-4冊;意大利歌曲集;舒伯特歌曲集;歐洲古典聲樂曲集等。每學期在期中舉行三次演唱觀摩,以增強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期終進行演唱考試,考試曲目1-2首。 一、參考聲樂大綱制定教學計劃 (一)根據(jù)國家教委關于高等院校音樂專業(yè)教學大綱要求,針對在新形勢下本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而制定。 (二)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和具有一般的演唱技能技巧;能正確地分析和處理一般的聲樂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歌唱具有正確的審美觀,更好地勝任中學音樂課中的唱歌教學和課外活動中的聲樂輔導工作。
(一) 教學原則:
在建立正確歌唱方法的前提下,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貫徹“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教師應本著“教書育人”的宗旨,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以及科學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繼承和發(fā)揚我國民族聲樂藝術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借鑒國外聲樂藝術的有益部分,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教學質量。
。ǘ 教學目的:
聲樂課是訓練學生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進行歌唱的一門學科。它對中學的音樂教育起著重要的作用。通過聲樂課的教學,使學生獲得聲樂基礎理論知識,對歌唱發(fā)聲的基本原則和方法有較清楚的理解和認識,初步建立起正確的聲音概念;掌握正確的發(fā)聲方法和具有一般的演唱技能技巧;正確地分析和處理一般的聲樂作品;有一定的范唱能力;培養(yǎng)學員對歌具有正確的審美觀;以便更好地勝任中學音樂課中的唱歌教學法和課外活動中的聲樂輔導工作。
。ㄈ 教學要求:
1、 在教學中重視基礎理論知識、技能技巧傳授和訓練。 2、 注重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有關學與教的問題的能力。
3、 以普通話為主要語言,重視歌唱語言的訓練,要求字正腔圓,聲情并茂。
(四) 教學內容:
1、 聲樂基礎理論知識:通過課堂教學及專題講座,系統(tǒng)講述聲樂基礎理論知識;教學法及青少年嗓音訓練和保健等方面知識。
2、 發(fā)聲練習:教師可根據(jù)學員不同情況決定內容,一般應由淺入深,
從易到難,特別對初學者,音域不要太寬,音程進行以及進或跳動不大為宜,節(jié)奏較平穩(wěn),速度不宜太快,這樣,容易保持住較好的聲音,有利于發(fā)聲方法的建立?刹捎脻h語普通話的六個元音a、o、e、i、u、ü以及聲、韻結合的漢字進行練習。也可采用西歐傳統(tǒng)的a、o、e、i、u五個母音進行練習。
3、 練聲曲:聲樂教學采用練聲曲是提高演唱技能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演唱歌曲的進一步準備,通過它逐步解決唱詞準確和技能技巧的磨練。為此,鼓勵教師們結合我們民族語言的特點,編寫具有民族風格的練聲曲。也可選用外國的練聲曲,如《西貝爾》等練習曲。
4、 歌曲:以中國歌曲為主?蛇x擇不同歷史時期的創(chuàng)作歌曲、民歌、
歌劇選曲和部分優(yōu)秀外國歌曲為基本教材,并應不斷地補充反映現(xiàn)代生活的優(yōu)秀歌曲,以及適當?shù)亟Y合中學教材中的優(yōu)秀歌曲等等。
。ㄎ澹 實訓(實驗)教學基本內容
(1)聲樂課是一門實驗性極強的技法課程。通過課堂教學及學生的不斷練習,使之逐步掌握科學的發(fā)聲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不同時代的作品風格;掌握清晰、準確的歌唱語言,從而準確理解和表達各類聲樂作品的思想感情。
(2)認真打好技術與藝術兩方面的基本功,在教學中,把專業(yè)理論知識和演唱技能結合起來;把知識的深度與廣度結合起來;把發(fā)聲技巧和表現(xiàn)能力結合起來;把課堂教學與藝術實踐結合起來。(3)學生在高年級時,應多參加校內外舞臺實踐及社會實踐活動,以鞏固所學專業(yè)知識。
【音樂舞蹈系聲樂課教學計劃】相關文章:
幼兒聲樂課教學計劃04-14
聲樂課優(yōu)秀教學計劃08-03
聲樂課教學計劃(精選26篇)04-12
聲樂課教師教學計劃04-01
幼兒園聲樂課教學計劃04-03
最新版聲樂課教學計劃大全04-04
關于聲樂課教案07-20
聲樂的教學計劃04-14
音樂課教學計劃11-29